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08贵金属网络营销参考文献(贵金属网络营销参考
- 12/06现在什么生意利润最大
- 10/26香港海关侦破约35亿港元涉及贵金属洗黑钱案件
- 10/21加息不能停!美联储大鸽派彻底转鹰 黄金下破
- 10/18【黄金收盘】贵金属集体大跳水!零售销售零增
现在什么生意利润最大(4)
5天之后,为了让4件入选作品不仅有好的理念,还有专业的呈现效果,北京冬奥组委委托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4所高校,分别与原作者一起,对这4件作品进行深化设计。尽管当时处在寒假和春节假期,但各院校高度重视,由各院系主要负责人牵头,选调多位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设计专家与原作者共同组成修改小组。在2月递交初步修改方案时,会徽整体设计从专业角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央美术学院负责帮助801号作品进行深化修改。修改小组阵容强大,包括国际平面设计联合会副/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刘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杭海,以及两名学生陈翊君和陈颖。
修改小组组长王敏和杭海表示,修改的初衷还是要确保方案保持原有的创意和生命力,以及原创作者最核心的东西。修改小组更多是从技术细节提出修改意见,比如造型如何更讲究,色彩如何更合理。从1月下旬接到修改通知一直持续到11月,他们对奥运图形、残奥图形、色彩系统、文字标志“北京2022”等会徽各个组成部分,都做了深入修改。
在会徽修改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专门请来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评议委员会,先后在3月和4月召开两次评议会。受邀前来的全国、北京市、河北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残联、体育界、大中小学和衍生品制造企业代表,对修改后的会徽设计方案进行评议,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两轮社会评议中,各界代表普遍认为,会徽方案设计新颖,各具特色,体现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愿景,设计语言国际化,充满活力,展现了浓郁的文化元素。全国政协常委、80岁高龄的韩美林教授也参与了评议和修改工作。
本届冬奥会特许生产企业代表陈绍枢介绍,这次参与社会评议的还有工艺美术和邮票方面等未来应用会徽的领域,大家都认为会徽设计非常前卫、国际化,也体现了元素,展现了力量,在未来应用层面考虑比较周全。“徽与其他品类的标识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它要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比如我们的(奥运相关)产品涉及雕塑、陶瓷、贵金属和纺织品等,会徽给我们未来的(奥运)特许商品开发留出了很大发挥空间。”
北京冬奥组委也征询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会相关部门、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对会徽设计方案的意见,并据此意见对会徽方案进行了修改。
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北京冬奥组委会上确定了一件会徽设计方案和一件备选设计方案。801号作品,也就是“冬梦”和“飞跃”,最终脱颖而出。
会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内涵是对奥林匹克的又一贡献
会徽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林存真对“冬梦”和“飞跃”的形态这样解读:“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综合,会徽既要体现冰上运动,也要体现雪上运动,会徽形态来源于冰上和雪上运动的姿态,整体外形又体现了汉字“冬”。同时,冬奥会运动项目与夏奥会相比,所有运动项目都借助于器械,特别是在残奥会会徽设计时,增加了对雪杖、轮椅等运动器械的展现。”
评委会蒋效愚、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等专家评委认为,“冬梦”和“飞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整体上动感十足,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设计色彩非常明快,手法也非常国际化,具有时代感,为今后会徽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立体呈现、延展设计预留了广阔空间。
北京冬奥会会徽之所以用 “冬”字的创意,是因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当中,汉字是承载最多文化因素的重要基因,而书法则是最高的艺术境界之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杭海解读说,对于人来说,汉字和书法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易于理解;对于外国人来说,虽然未必认识这是什么字,但可以理解书法这种抽象表达所传递出的情绪。这也是继北京2008年会徽“印——舞动的北京”后,在2022年冬奥会上,为奥林匹克遗产贡献的又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和内涵的会徽。
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通过用汉字元素“冬”来设计冬奥会会徽,是让世界了解、讲好故事的一种,可以让世界对文化产生美感和敬意。
虽然申冬奥会徽和冬奥会会徽都有“冬”字的元素,但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两者已有足够的不同区分。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冬奥会会徽比申冬奥会徽在形象的饱满度、色彩的热烈程度、形式的现代感以及整个精气神上,又进了一大步。设计师在申冬奥会徽设计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概括、提炼和优化。
文章来源:《贵金属》 网址: http://www.gjszzs.cn/zonghexinwen/2022/120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