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08贵金属网络营销参考文献(贵金属网络营销参考
- 12/06现在什么生意利润最大
- 10/26香港海关侦破约35亿港元涉及贵金属洗黑钱案件
- 10/21加息不能停!美联储大鸽派彻底转鹰 黄金下破
- 10/18【黄金收盘】贵金属集体大跳水!零售销售零增
现在什么生意利润最大(3)
评委人选范围涵盖美术、雕塑、设计、艺术理论、体育、传媒、残奥会等领域,均为各自行业和领域内卓有成就和影响力的艺术家、设计师和知名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专业成就,以及丰富的奥运经验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同时也考虑了年龄结构。美术家协会刘大为、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等均在评委行列。2004年雅典形象景观设计创意总监西奥多拉·玛莎里斯、国际设计委员会大卫·格罗斯曼等担任国际评委。此外,体育界代表、国际奥委会委员、冬奥会首金获得者杨扬,与会徽应用有直接联系的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体育部部长佟立新等也成为评委。经过评委们推选,原北京奥组委执行副、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担任评委会。
2016年12月16日,征集结束后仅半个月,评委会就马不停蹄召开会议,按照会徽评审程序和规则进行筛选。在北京歌华大厦,4000多件作品被整齐地码放在数十张桌子上,每件作品都没有显示应征者的姓名、单位,呈现给评委的只有作品本身和编号。为了便于筛选,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作品按照展现的元素、图形、字体和艺术特点等进行分类,把同一类放在一起。15位中外评委在作品展示大厅里仔细端详着每一件作品。
评委会蒋效愚表示,这次会徽设计方案征集呈现出数量多、来源广、专业性强三大特点。在2008年会徽征集时,有很多作品是非专业人士提供,体现出对祖国第一次举办的热情参与。而这次专业人士特别多,不仅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之前的精心筹备,更反映出随着的发展,许多优秀设计师涌现出来,特别是经过2008年北京的洗礼,设计师普遍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蒋效愚还介绍,两个冬奥会会徽同步征集设计,采用同一设计语言,是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同时也是近年来几届和残奥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设计潮流,平昌冬奥会和东京都采用了此方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感受到这些应征设计方案的两个鲜明特色。第一,冰雪运动和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是这次会徽设计的总体趋势和普遍特征;第二,冬奥会会徽实际上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笔墨当随时代,而设计也当随时代,会徽的设计、色彩的运用、字体和图形的结合,都有一种对时代发展的由衷表现。
初选时,评委们每人可以挑选100件作品。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投票之后即唱票,初评入围的78件作品就此产生。一天之后再复评,每名评委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前10名。
作品当中,有用汉字来表达的,有用数字来展现的,有突出冬季特点比如雪花的,也有传统图形图案诸如长城、灯笼、鞭炮、剪纸的。为了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评委们将选出来的精品挂到墙上,逐一点评发表意见,讨论每件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在投票前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在反复比较、认真筛选之后,中外评委对入围复评的作品又投下了神圣的一票,选出了10件设计方案,并进行打分排序。
担任评委的国际设计委员会大卫·格罗斯曼表示,评选过程中,每一位评委都很认真,有长时间的探讨,也有不同意见的交锋,“我参与过很多类似的国际评选,但必须说,很少有像这次这么严谨的。”
“冬梦”和“飞跃”获总分第一
北京冬奥会会徽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中外评委们,在评审过程中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会徽主题一定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艺术形式具有特色,创意设计突出冰雪主题,易于国际传播。
经过投票,801号作品在10件入围作品中获得总分第一名,其中的“冬”字概念设计就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原型。机缘巧合的是,作者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林存真。还在申冬奥期间,林存真设计的申办会徽就以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
谈及为何以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时,林存真副教授进行了解读:“‘冬’字是一个方向,无论是文字还是书法,都有文化的代表性,所以我在冬奥会会徽征集时,坚持做了这个方案。申冬奥会徽和会徽缘自同一个‘冬’字,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展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申办时强调我们的实力、文化和承诺;而在举办时,就要以运动员为中心,设计时把中心放在对运动的体现上。申奥会徽更写实,而冬奥会会徽则更有力度、更加抽象。”
2017年1月14日,北京冬奥组委集中研究了入围的10件设计方案,每件作品都有各自的含义和优势,其中4件作品被确定为下一步继续修改完善的方向。
文章来源:《贵金属》 网址: http://www.gjszzs.cn/zonghexinwen/2022/1206/943.html